BACK

大米酶法加工麦芽糊精生产工艺

Post on 2022-11-23

麦芽糊精系列产品的生产按酶法工艺要求可分为6个工序:原料预处理、液化、过滤、浓缩、干燥、包装等。

原料预处理工序

预处理包括计量投料、热水浸泡、淘洗杂质、粉碎磨浆4个内容,计量投料是为了保证投料准确,便于操作和管理。热水浸泡可使水分渗透到米的内部组织,促进米粒组织膨胀软化,便于淘洗和粉碎。淘洗是为了除去米糠和其他杂质,保障食品卫生和产品质量。粉碎磨浆是为了保证淀粉粒的细度和粉浆的流动性能,使淀粉易于糊化,并为酶能均匀地水解淀粉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
大米预处理工序技术要求如下: 

浸洗后的米,应该色白无米糠,无酸败味,米粒用两手指轻捏即成粉末状。
粉浆细度,60目以上粉粒应占80%以上,手感无粗粒,不允许在粉浆中混有米粒。
粉浆浓度控制在22—24°Bé,1t米磨成的粉浆相当于2.2m3左右。
粉浆不发酵,pH不低于5.2。

淘洗去杂

一般淘洗米采用机械淘洗,通常用压缩空气来翻动淘洗,在特制的洗米罐中进行。
淘洗操作时,将米按规定量送到洗米罐,放入清水,待水浸没米层后,通入压缩空气,利用空气冲击使米粒在水中翻动和相互摩擦,把附着于米粒上的米糠和杂质洗掉,悬浮物从溢流口溢出。当悬浮物基本溢净,可关闭进水阀和空气阀,放出米泔水。如此反复洗米2—3次,可使米粒洗净。

热水浸泡

热水浸泡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吸收水分,促进米粒组织软化。
米粒吸水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:
1)与米粒吸水和浸米时间有关
一般说来,浸泡时间不能少于2h,否则米粒中心部分的水分浸入不足,这样就不利于米的粉碎和糊化。
2)米粒吸水程度还决定于米的品质
非糯性米要相对延长浸泡时间。
3)米粒吸水还和浸泡水温度有关
提高水温可加速米粒吸水,缩短浸泡时间。在冬季,浸泡水可利用生产中冷却水代替冷水,但水温不宜高于45℃,若再提高温度,会使米粒表面糊化,淀粉流失。
在浸泡过程中还要注意米粒发酵情况,虽浸泡2h不会很快受到微生物侵入而发酵。若在洗米时没有将米糠洗净,往往也会引起米粒发酵,如此将米磨成粉浆后,会造成液化中途pH下降,致使发生液化困难。凡发酵米粒必须要重新洗米才能粉碎。
米粒和粉浆发酵经常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,在此期间生产,更应重视环境卫生和设备清洗消毒工作,以减少微生物污染机会。

粉碎磨浆

将米粉碎磨成粉浆,要注意细度和浓度两个质量要求。
粉浆细度影响着液化程度和过滤速度。
从糊化角度考虑,粒度细的粉浆溶解性好,容易糊化。从过滤性看,粉浆太细,则不利于过滤。根据工业化规模生产结果表明,粉浆细度以70目为宜,这样液化性和过滤性均好。
粉浆浓度关系到糊化液的流动性和蒸发量。
粉浆浓度低,黏度小,流动性好,容易糊化,有利于加热和过滤。但降低液化浓度,增加了蒸发负荷,经济上不合算。高浓度粉浆则流动性差,且糊化困难。所以,粉浆最适宜浓度应在22—24°Bé。

砂盘磨工艺操作

开车:接通电源,先空载运转1—2min,检查有无异常振动和噪音,再调节上下磨盘间距到发出有轻微的摩擦声止。
运转:先打开自来水龙头,再落下米粒,同时调节好米和水的流量,保持粉浆一定的浓度。
调节:随时检查粉浆细度,轻轻转动手轮来调节磨盘间的距离,直至细度符合要求为止。但是,粉浆磨得越细,电动机载荷越大。因此,调节磨距不能超越电机额定电流。
停机:物料磨完后,要用水把进料斗和磨腔内残余米粒和粉浆冲洗干净,以防残存粉浆发酵,然后把调节手轮旋松后,关掉电源。